“国产AI气象大脑”智护世运会
本文转自:中国气象报
全面融入赛区体系构建全周期保障闭环
“国产AI气象大脑”智护世运会
韩进满周学云
本报通讯 员 韩进满周学云
为保障第12届世界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成都世运会”)顺利进行,中国气象局部署的人工智能全球中短期预报系统(以下简称“风清”)、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系统(以下简称“风雷”)和人工智能全球次季节-季节预测系统(以下简称“风顺”)三大人工智能(简称 AI)气象预报模型全面融入赛区保障体系,构建起0至60天无缝隙预报网络,以“国产 AI气象大脑”为赛事保驾护航。
“风顺”:锁定60天气候趋势,筑牢赛事筹备根基
针对世运会30天以上的气象保障需求,“风顺”展现出独特优势。该系统由中国气象局、复旦大学和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研发,每日滚动进行100个集合成员的大样本预测,可输出未来60天的基本气象要素与极端事件概率预报。
本届世运会横跨夏季汛期,气候不确定性较大。“风顺”显著提升了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预测能力,为赛事筹备提供了科学依据。例如,其提前30天对开幕式场馆所在区域八月初降水概率的早期预测,为场馆规划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“风清”:10.5天精准预报,动态优化赛事日程
在赛事期间的短期预报环节,“风清”成为核心支撑力量。这款由中国气象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模型,以10.5天的全球可用预报时效超越欧美主流预报系统,在延长预报时效上优势显著。
“风清”采用可扩展的多时效优化策略,将物理守恒特性深度融入 AI训练过程,能精准预测短中期尺度的温度、湿度等要素,为每日赛事调度提供“场馆级”精细预报。“风雷”:3分钟雷达反演能力提高,守护赛事瞬时安全
针对户外赛事最忌惮的突发天气,“风雷”构建起“分钟级”防御网。该系统同样由中国气象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,融合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双范式,可在3分钟内生成0至3小时逐6分钟更新一次的雷达回波外推产品,将强回波预报技巧提升25%。
“风雷”显著提高了公里尺度下0至3小时雷达回波的预报能力,在无人机竞速、尾波滑水等对瞬时天气极度敏感的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。另外,在赛事期间如突发雷暴时,预报员可借助“风雷”,结合实时观测数据,提前发出预警,为组委会争取应急调整时间,最大程度保障运动员安全。
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都在室外举行,且定向越野、皮划艇等户外赛事密集,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极高要求。从60天的气候趋势预测,到3分钟的短临预警,“风清”“风雷”和“风顺”作为全周期气象保障体系中的关键所在,为成都世运会提供了“量身定制”的气象服务方案。这不仅是我国气象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成果,也标志着国产气象 AI技术已具备支撑国际大型赛事的能力。在这些“智慧大脑”的守护下,这场体育盛会将以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。预报员使用“风雷”分析预报赛场天气。图/韩进满
北京时间7月15日,腾讯NBA的《谁是大小王》系列活动已经正式开启,大家可以通过票选来投出过去45个赛季的NBA大小王。1994-95赛季的投票已经结束,奥拉朱旺得到47.50%的投票成为该赛季的大王,大卫-罗宾逊得到20.00%的投票成为该赛季的小王。此前列出的该赛季候选人中,奥拉朱旺得到(47....